跨國公司的社會創新倡議旨在解決社會問題,並促進可持續發展。這些倡議通常由內部或相關的「社會活動者」推動。透過對跨國公司的深入研究,我們識別出兩項關鍵實踐和三種技能,這些技能幫助社會活動者推動倡議,建立利益相關者關係並獲得組織支持。我們提供了一系列建議,以幫助跨國公司更好地支持內外部的社會活動者,從而增強社會創新活動。
跨國公司(MNCs)面臨著平衡企業目標與社會需求的壓力。它們常被視為追求利潤的實體,忽視社會責任並加劇不平等。因此,這些公司需承認其對社會作出積極貢獻的責任。這一問題通常在企業社會責任(CSR)框架內探討,但往往狹隘地理解為應對外部壓力的慈善活動。這些活動通常缺乏可行的商業模式,受益者往往是個人、國家和公司,而非地方社區及弱勢群體。
研究重心轉向跨國公司如何更深入、更可持續地參與社會問題的解決。我們將社會創新定義為「創造股東和社會價值的倡議,具有改變創新體系結構、企業身份和策略的潛力,同時解決社會需求」。這可以採取多種形式,例如創建國際網絡,將私營部門和社會企業聯繫起來,或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為現代奴隸制的受害者提供服務。對於跨國公司而言,社會創新能應對複雜的社會和環境問題,並生成更具社會相關性的創新體系和企業文化,成為競爭優勢的來源。
跨國公司的社會創新依賴於推動倡議的個體,這些「社會活動者」努力影響企業在重要社會經濟問題上的決策,促進合作與參與。他們是變革的推動者,試圖改變所處的組織和社會結構。儘管社會活動者在推動企業社會創新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我們的理解中存在兩個不足之處。
首先,關於社會活動者的來源。社會活動者通常來自跨國公司內部或與之密切相關的群體,如員工或投資者,但也可能來自外部組織,例如第三部門或壓力團體。以往的研究往往集中於其中一方,未能充分關注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考慮到跨國公司內外的社會活動者,使我們能夠研究他們如何互動以推動社會創新。
其次,社會活動者在跨國公司內外的日常行動問題,以及他們如何應對複雜環境。社會創新對不同參與者可能有不同意義,他們對實現目標的看法也各不相同。這意味著,支撐某一社會創新的關鍵假設可能會受到質疑,而形成該創新的「場」或「空間」也可能是動態的。社會活動者需理解這些「過渡空間」,並面對現有機構的「遊戲規則」,這些規則通常並非他們選擇的,但卻存在遵循的壓力。在企業環境中開發和實施針對社會問題的新解決方案,涉及在多元參與者之間重新協商既定機構或建立新機構,以改變社會系統中社會創新發生的基本常規和信念。
為此,我們預期社會活動者需具備創造性和創新能力,能利用權力不對稱中的模糊性,形成聯盟以擴展影響力,並引發新的行為,這些行為可成為社會創新的一部分。他們的「活躍性」可理解為創造和共同創造的行為,帶來創新。為了追求目標,他們可能會利用掌控的資源,並與其他參與者爭奪地位和影響力。我們預期他們會參與一系列實踐,並動員技能,包括一組核心的「社會技能」,以獲得支持並促使合作。因此,我們需要理解社會活動者如何在這些領域內外導航,以及他們所需的資源和社會技能。
社會活動者的實踐與技能
我們研究了八個社會創新項目中社會活動者的角色,進行了29次深入的訪談。所有項目均涉及跨國公司與第三部門合作,解決社會不平等問題。
分析顯示,社會活動者運用的兩項關鍵實踐與三種技能相互關聯。這裡識別的實踐並不是社會活動者所運用的全部,而是我們認為對其社會創新項目最為關鍵的。我們評估了社會活動者在參與這些實踐時所動員的技能,並根據其對這些實踐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
實踐與技能一:通過知識分享與溝通技能建立利益相關者關係
第一項關鍵實踐是與利益相關者建立關係,以提高認知度並獲得支持。這涉及戰略性地收集、利用和擴散來自跨國公司內外的知識。儘管知識的收集與擴散在概念上可以分開,但我們的發現表明它們深度交織,因此我們將其視為一項實踐。
社會活動者利用知識來設計和交付社會創新倡議,吸引內外部合作夥伴,並管理與這些夥伴的持續關係。知識來源多樣,但與外部組織的戰略對話尤為重要。知識可用於吸引其他人,無論是外部合作夥伴還是內部的關鍵決策者。
確保來自相關利益相關者的持續支持也至關重要。在跨國公司內部,這可能意味著需要對高層管理者負責,並展示影響力。,跟蹤指標和影響是確保高層持續支持和資金的有效方式。在跨國公司的邊界外,分享知識對於在利益相關者眼中建立和維持可信度至關重要:「我認為他們喜歡我們能向他們更新政策和政府層面的計劃,並介紹他們認識一些他們本來無法接觸的人」。社會活動者通常渴望在行業同儕之間建立參與。通過在線研討會或與行業機構或政府的互動,他們分享知識和經驗。
我們發現,建立利益相關者關係主要依賴於活動者的分析和溝通技能。受訪者指出,分析技能對於有效收集和處理信息至關重要,使得他們能夠在商業條件下可信地與利益相關者互動。溝通技能,包括根據受眾調整風格的能力,對於在利益相關者之間傳播知識也非常重要。
實踐與技能二:通過故事創造意義,運用框架與分析技能
第二項關鍵實踐是通過能引起他人共鳴的故事來創造意義並促進參與。對他人而言,什麼是有意義的強烈依賴於上下文,因此社會活動者需要對受眾的需求和框架保持敏感。根據文化框架,活動者能夠「決定‘發生了什麼’,以及在互動過程中可用的行動路徑」。他們解釋他人的行動和立場,識別其利益,提供身份,理解所處領域的模糊性和確定性,以獲得支持。
這一實踐的一個要素是製作能吸引受眾的消息,並使用與其語言相符的表達方式:「當我與基金經理交談時,我需要以財務角度使信息合理化,這樣他們才能支持這一倡議」。如果沒有這一點,社會創新倡議可能會失敗。
在製作消息時,活動者並不僅依賴情感反應。事實上,良好的商業理由能夠比「讓人感到溫暖和模糊」的情感更持久地創造參與。相反,向決策者提出明確的道德選擇可能會導致成功,「我們要麼支持這一倡議,幫助減少社會中這一群體的排斥,要麼不這樣做。這必須如此。」將問題簡化為二元選擇,即使在實踐中有許多可能的行動變化,也使談判更具可行性,有助於構建集體身份。
雖然這一實踐通常涉及與個體的互動,但也包含將多個利益相關者聚集在一起的元素。這可能意味著在解決更大社會挑戰時建立社區意識,或者明確其他公司在參與中獲益的方式。由於社會活動者需要說服多個利益相關者相信社會創新倡議將有利於他們,因此這一實踐通常需要大量的「幕後行動」。
分析表明,創造意義和引起他人共鳴的故事是一項強烈依賴社會活動者的溝通和分析技能的實踐。談判技能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但不那麼核心的角色。
可行見解
社會活動者可以通過社會創新倡議改善其所處空間的社會不平等。跨國公司可以在內部培養社會活動者,或與外部活動者合作。我們識別出以下幾種方式,幫助他們實現這一目標。
1. 創建渠道,讓低層員工及外部人員提出創新想法
社會活動者不一定位於跨國公司的高層,通常來自組織內部的低層或合作夥伴組織。許多跨國公司擁有多層級的管理結構和報告線,員工與決策者之間的溝通面臨挑戰。參與式的溝通渠道可以鼓勵員工和合作夥伴提出創新想法並討論集體解決方案。在內部,跨國公司可以利用員工資源小組,提供社會活動者聚集和發展想法的空間,讓領導層能夠發現和培養社會活動主義。為了與外部活動者互動,跨國公司可以建立利益相關者諮詢委員會,為「關鍵朋友」提供發言權,並利用社會和環境問題的專業知識。
2. 為潛在活動者提供溝通和分析技能培訓
跨國公司在全球多樣化的環境中運作,個人在公司內部成功導航存在顯著的障礙。儘管潛在的社會活動者可能擁有足夠的溝通和分析技能來啟動創新,但跨國公司可以提供進一步的培訓,以強化這兩項對社會創新成功實施至關重要的技能。這類培訓需要確保所獲知識能夠適用於具體的工作環境,範例包括長期的分析技能培訓、情景規劃培訓和關鍵事件分析培訓。
3. 讓關鍵員工接觸更多的多樣性和未被代表的觀點
在跨國公司希望推進社會創新的領域,領導者必須確保關鍵員工獲得充分的多樣性和新觀點的接觸。這可以通過內部與員工資源小組的互動,吸納邊緣群體,或通過與第三部門組織合作來實現。另一個重要的多樣性來源是國際經驗,這可以通過在其他國家的任務獲得,也可以通過加入虛擬全球團隊和國際實踐社區來實現。
總結
所識別的實踐和技能在社會活動者不在跨國公司高層或剛入組織時特別重要。它們同樣對於活動者說服利益相關者(通常具有不同的利益)至關重要。社會活動者的實踐和技能構成了理解如何獲得認知和支持,以及如何在跨國公司內外協商社會結構的切入點。這裡的見解強調了從跨國公司內部和周邊發展系統性和生態性方法的必要性,以應對棘手的社會和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