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優惠揭密:香港三大稅務策略,讓您的中小企超越競爭對手

極致優惠揭密:香港三大稅務策略,讓您的中小企超越競爭對手

揭秘: 香港會計公司如何透過3大關鍵作用提升您的業務效益 Reading 極致優惠揭密:香港三大稅務策略,讓您的中小企超越競爭對手 1 minute Next 會計小白話你知:香港會計的“雙語”特點

香港特別行致區素以簡單、全面及有利的稅務制度而自豪,而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儘管香港的稅款低很多,卻不意味如此優惠的稅項並不存在。香港沒有增值稅、預扣稅或資本利得稅,但作為中小企老闆,仍然需要為經營的業務納稅。而在如此吸引的稅務制度中,希望在香港開辦中小企業的老闆,更可了解三項主要的稅務優惠。

 

利得稅/所得稅扣除

首先,我們由小企業的稅收減免入手,作為小企業東主,將不得不為利潤而非個人的收入納稅,因此獲取業務利潤時每項的費用,都可以從應課稅收中扣除。其中《稅務局條例》第16條,便涵蓋以下可扣除課稅的支出,包括:

 

翻新建築的費用

資訊科技硬件、廠房和機械器材的費用

安裝環保機械器材的費用,以及

折舊津貼

翻新建築的費用

此項扣稅適用於營業場所的裝修或翻新之支出,當中包括辦公室裝修、購買新家具、辦公室其他硬件等。這些支出不會直接產生利潤,卻會在員工日常工作職務中使用,費用可被分為五部分,並從產生的年份起計之五年內營收中扣除。

 

資訊科技硬件、廠房和機械器材的費用

此類別涵蓋所有與資訊科技相關的中小企業支出,包括公司的桌上型電腦、手提電腦、影印機等涉及新生產線而付出的開支,費用可從該年的收入中全額扣除。

 

安裝環保機械器材的費用

購買節能設備的公司或重建工廠以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的公司,可享受此項特定的稅務扣除。全數金額可從支出當年的營收中扣除。另外,環保車輛也包括其中,如果因業務需要而購買有關交通工具,相關成本費用亦可被扣除。

 

折舊津貼

公司的折舊津貼也可以作稅務扣減,惟東主必須緊記需要遵守以下規定,包括:

 

如果是建立一個工廠,可在第一年扣除廠房建設20%的成本;

東主亦可在每年營收中扣除4%的處所建設成本開支,直到所有金額支付完成;

另一方面,一旦公司東主決定出售物業,就有特定規則適用,包括:

 

如獲得的金額高於物業的剩餘價值,將需要就被稱為「結餘課稅」(balancing charge)的差額收益繳納利得稅;

如情況逆轉,賣方所得到的收益少於剩餘價值,相關差額就被稱為「結餘免稅額」(balancing allowance),並可獲扣稅;

此外,如計劃建造商業樓宇,則無論是會產生「結餘課稅」或「結餘免稅額」,企業都可從每年營收中扣除建築成本的4%;

 

立法會通過減稅措施

最後值得注意是, 根據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2023/24年度利得稅稅款的100%可獲寬減,每宗個案以3,000元為上限。(此建議須經立法程序才可實施。)

 

企業稅

香港有一項特殊的企業稅制,稱為利得稅兩級制。該稅制在2018/19課稅年度正式生效,而作為香港中小企,在利得稅稅率中共有兩種選擇,包括:

 

單層企業稅制

兩級企業稅制

根據香港的單一企業稅制,公司的應課稅利潤會按16.5%的稅率徵稅,而非法人公司的稅率則為15%。而利得稅兩級制適用於香港的企業及非法團業務,降低了首200萬港元的應課稅利潤的稅率。

 

利得稅兩級制,其目標是顯著減輕大多數需要納稅的中小企業(SME)之稅務負擔。對企業而言,首200萬港元的利潤將按現行稅率的一半(即8.25%)徵稅,其餘利潤就繼續按現行16.5%的稅率徵稅。另一方面,非法人小業務就跟循不同規則,首200萬港元利潤將按現行稅率的一半(即7.5%)徵稅,其餘利潤則按現時15%稅率徵稅。

 

必須緊記,一個集團最多只能為一間實體子公司申報減半稅率,因此集團必須確定哪個實體子公司將受益,並做出相應選擇。

 

以下是適用的小企業的稅率:

應課稅利潤 企業 非法團業務

≦200萬港元

8.25% 7.5%

>200萬港元

16.5% 15%

 

寬免雙重徵稅

寬免雙重課稅由稅務法例或特定雙重課稅協定/安排規定。

 

一般而言,香港有四個方法可以寬免雙重課稅:

 

稅額抵免; 在稅收抵免制度下,納稅人同一收入在海外的課稅可跟本地課稅作抵扣,而在抵免條款下,居住地的稅務管轄區必須對原來的稅務管轄區的應課稅款給予稅收抵免。

免稅; 外國收入可免徵本地稅,相關豁免可能適用於來自海外的全部收入。

降低稅率; 通常適用於利息、股息和版稅。

扣減減免; 在扣除海外課稅後,土地課稅才適用於海外收入。

根據香港所締結的條約和雙重徵稅協定,雙重徵稅可通過稅收抵免來抵銷。

 

如何減少我的應課稅收入?

以下四個步驟,可用作減少應課稅收入:

 

計算應課稅利潤總額

扣除業務支出

扣除未動用的項目(如損失、資本減免及捐贈)

加入結餘課稅

要確定應課稅利潤總額,就必須知道香港採用地域來源徵稅原則,只有在香港產生或源自香港的利潤才須繳納公司稅。然後,你必須驗證利潤的來源,香港稅務局使用一系列方法,來確定利潤來源地,而良好的評估就包括檢查利潤的性質,以及產生有關利潤的交易和營運情況。

 

必須緊記,在香港生產出利潤時涉及的許多開支,都能獲得扣減的,當中通常包括利息、租金、維修、知識產權、研究開發、員工基金捐款和董事費用等。此外,也請確保扣除未動用的項目。首先,應考慮扣除來自香港開展業務而出現的損失,可從未來利潤中扣除。

 

在資本免稅額方面,機器和生產廠房的年度折舊免稅額,年度折舊率可達10% 至30%。 每筆捐贈予註冊慈善機構超過港幣100元的捐款亦可扣稅,但總額不得超過應課稅利潤總額的35%。最後,小企業必須確保沒有過多的稅務減免要求。如出售資產的收入,超過該資產遞減的價值,就可能須加入結餘課稅,則增加應課稅利潤的金額。顯然地,為減少應課稅收入,應更多地利用未動用的項目及小業務開支。縱使沒有任何教程提供,但可考慮增加活用以上兩大原則,以幫助減少應課稅收入。

 

小企業東主可扣減利得稅的項目?

為產生營業收入而出現的開支都可扣稅,然而,在香港如何定義可扣稅項目方面就留下一些灰色地帶。

 

此外,有人亦難以理解哪些開支屬個人支出,又或是可被視為跟業務有關,例如一家香港小型企業的董事,出於工作目的外遊,同時碰巧與朋友見面,在此情況下,小企業如何確定有關開支是合法地與業務相關。

 

總而言之,與業務營運相關的開支都可被認為作出扣稅。

 

以下表格應更清楚地說明有關問題:

 

 

稅收減免如何幫助企業?

充分利用香港提供的各種稅收優惠,應是每位企業家都最為重視之要務,舉例說,對在港營運合資格境內及離岸基金而言,利得稅豁免就頗具吸引力。

 

經營者可尋求的其他顯著的稅務優惠包括:

 

購置用於製造業的機械及工業裝置開支,以及購置電腦硬件及軟件(由最終用戶擁有)開支,可在招致該開支的評稅基期內100%扣除。

工作空間的翻新開支,可分5年作等額扣除。

購置環保機械和環保車輛的開支可100%扣除。

由2013/14課稅年度起,為專屬自保保險人提供稅務優惠,寬減離岸風險保險業務的50%利得稅

與環保裝置有關的開支,如在2018年4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課稅年度內產生,可享有100%的利得稅扣減。

從2010/11課稅年度開始,購買環保車輛的開支可在該年度享有100% 的利得稅扣減。

企業購買知識產權(如著作權、專利權、專有技術、註冊商標和設計、植物品種權、表演權等)的開支可從應課利得稅中扣除。

 

香港抗疫紓困措施

全球目前正面對一場病毒爆發,對一些小企業的阻礙比其他企業更大。然而,香港政府非常照顧本地和外資企業,並針對有關情況,設立《豁免薪俸稅及利得稅(防疫抗疫基金)令》。相關措施在2020年5月發布,透過大量刺激計劃,支援受COVID-19爆發而面對負面影響的小企業和個人。

 

有關法令於2020年5月29日生效,並自2019/2020課稅年度起適用,為大多數受抗疫基金(AEF)補貼及財政支援的個人和企業提供稅務減免。

希望你現在已完全熟悉香港中小企業的所有重要稅務優惠,中小企業老舊也可以放心,區內的商業環境未來將繼續保持正面和具吸引力。

 

如果你對此有任何疑問,請隨時與我們的團隊聯繫 ,向SMEBro尋求幫助,SMEBro的專家將全程為你及你的香港中小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