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傳統資訊服務產業往往由大型系統集成商(SI)創辦,並通過回頭承接SI的外包業務或在產官學研的框架中發展。然而,新时代的新創企業和創業者所需的能力遠不止於此。
除了核心的軟體技術外,他們還需要具備市場業務發展、行銷及商業管理等技能,以滿足全球數位轉型的需求。例如,在當前的AI浪潮推動下,智慧製造、智慧城市、農業和醫療等多個領域的快速發展,都離不開軟體系統作為業務發展的基礎。更進一步,資訊系統所收集和處理的數據,將成為推動業務與決策的重要來源。換句話說,資訊系統可以成為組織運營的數位樞紐(HUB)。因此,獨立軟體供應商(ISV)在這一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創造的價值,將遠超當前的貢獻。對於ISV來說,這正是創造下一個核心優勢的絕佳商機,也是推動香港資訊服務業邁向全球AI生態系統的關鍵動力。
然而,問題在於如何成為數位樞紐。目前,香港資訊服務業,或稱“軟體業”,在與計算機軟體相關的資訊技術方面表現出色,但在目標客戶的領域知識方面則相對不足。在缺乏領域專家協助的情況下,業務與需求的溝通變得極其困難,這不僅提高了開發和部署的時間成本與風險,且往往無法真正滿足客戶需求,最終只能湊合著滿足當前的要求。未來的佈局和發展只能留待日後再說。
這種情況似乎也是香港資訊服務業發展的共通痛點:大家都希望開發自己的產品或服務,但往往需要先依靠承接其他企業的專案來獲取現金流(即擔任乙方角色)。然而,由於每個專案積累的經驗和能力各不相同,人力和時間資源的分散使得承接案件反而成為主要業務,擔任乙方角色成為最熟練的組織能力,而新技術與新產品的開發則變得遙不可及。
要解決這一問題,涉及香港近幾十年的產業結構與人才培養系統,需要花費時間仔細梳理,這並非一般中小企業能夠解決的。然而,可以從內部人才的能力盤點入手。由於人口老齡化與少子化及產學脫節等問題,企業內部技術和運營管理人才極為匱乏。過去在經濟景氣時,企業尚可通過短期調配來彌補,但如今即使是百人規模的大型公司也面臨相同的挑戰和困境。這種情況與建築師和設計行業的現狀非常相似。
這正是如今五十多歲的中年世代及各行業資深工作者的絕佳個人生涯轉型與跨領域協作的機會。管理學的基本邏輯與原理是相通的,如果資深工作者具備管理和行銷的相關能力,同時對資訊系統有基本了解,並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就能夠在更廣泛的領域中發展。
除了可以擔任資訊服務業與自身行業之間的溝通橋梁,幫助資訊服務業深入理解不同產業應用場景的需求外,他們還能夠成為產業數位轉型的規劃者與顧問,不僅解決當前的痛點,還有能力為未來做規劃。
以當前全球新城市開發和舊城市更新為例,這些都以智慧和數位發展為導向。例如,東南亞國家正在全力投入經濟發展,希望借鑒香港的經驗,急需城市及工業設施的開發與建設,這正是具有管理能力的資深建築師與資訊產業合作發展新商業模式和業務的良機。
香港政府的支持:DTSPP計劃
為支持中小企業順利進行數位轉型,香港政府推出了數位轉型支援計劃(DTSPP),旨在為這些企業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該計劃特別適合中小企業,幫助它們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克服技術和資源的限制。
DTSPP計劃涵蓋多個方面,包括數碼軟件設備、線上推廣等。通過資金支持,中小企業能夠更輕鬆地投資於新技術、升級現有系統以及提升員工的數位技能,確保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尤其在當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DTSPP的實施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會,使其能夠在數位化浪潮中把握先機,增強市場適應能力。這不僅有助於提升企業的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更為香港的資訊服務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整個行業朝向更高的數位化水平發展。
通過結合政府的DTSPP計劃與行業內的專業人才,中小企業將在數位轉型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暢,抓住新興市場的機會,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