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連升兩月至3.5% 勞工處收緊輸入勞工規定?

失業率連升兩月至3.5% 勞工處收緊輸入勞工規定?

本港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上升,最新達3.5%。勞工處即日起修訂「補充勞工優化計畫」,新措施限制僱主六個月申請一次勞工輸入。

TU差點算好?香港中小企融資完全破解攻略 Reading 失業率連升兩月至3.5% 勞工處收緊輸入勞工規定? 1 minute Next 為何香港外勞申請需求激增?

本港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上升,最新達百分之3.5。勞工處即日起修訂「補充勞工優化計畫」,針對涵蓋侍應、售貨員等職位的輸入勞工機制,推出四項新措施加強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主要修訂措施:

1. 申請頻次限制: 僱主遞交申請後,六個月內提交的其他申請一般不予處理(特殊情況如為已輸入勞工續約除外)。

2. 本地招聘透明度: 勞工處協助僱主進行四星期本地招聘時,會公佈公司名稱。

3. 新增投訴管道: 設立網上投訴表格,便利本地僱員就相關問題投訴。

4. 加強巡查及比例執行: 將加強巡查輸入勞工的企業,嚴格確保僱主按規定維持「本地勞工」與「輸入勞工」二比一的人手比例。如證實違規,當局會撤銷已批申請,並拒絕該僱主往後兩年的輸入申請。

政策背景與爭議:
政府於2023年第三季優化「補充勞工計畫」(後易名為「補充勞工優化計畫」),允許侍應、售貨員等26個以往不准輸入的低技術或非技術職位,在進行四星期本地招聘不果等條件下,申請輸入外勞為期兩年。
至今年3月底,政府共批准輸入逾54,000名勞工,以飲食業最多。

各方回應:

· 勞工界議員: 認為措施具警示作用,關鍵在落實執行。但質疑現行「二比一」比例應按具體職種/職系計算,而非公司整體比例,避免有大型連鎖食肆將行政人員納入基數,實際上在樓面或廚房等核心崗位濫用外勞。

· 飲食業僱主: 認為措施合理,六個月申請限期可讓僱主審慎考慮。新規對一次性透過仲介申請的企業或造成不便,但近期申請已有放緩跡象。妥善保存員工紀錄,加強巡查亦不會帶來太多行政負擔。

「補充勞工優化計畫」概要回顧:
為紓緩行業人手短缺,該計畫自202394日起接受申請。僱主確實未能在港聘得技術員級別或以下的合適人手時,可提出申請(院舍護理員、建造業、運輸業另有計畫,不在此列)。
申請必須經四星期本地招聘,勞工處會轉介求職者。完成招聘後,勞工處會諮詢勞工顧問委員會意見,再作審批決定。獲批的輸入勞工合約期最長24個月,其薪酬不得低於本地相類職位中位工資,並受「標準僱傭合約」及香港勞工法例保障。合約期滿後,輸入勞工須返回原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