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都可以創業的年代,「開公司」不再是企業家的專利,越來越多20至40歲的年輕人選擇成為SOHO族、微型品牌經營者或跨境自由創業者。從電商代購、手作甜點、行銷顧問,到IG接案設計、平台接單接案 —— 創業看起來很自由,但真正開始之後才發現,困難的從來不是「有沒有點子」,而是怎麼活下去。
特別是近年來,許多來自香港、大陆的年輕創業者,也將目光放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法規穩定、人才多元、成本相對低廉的台灣,成了創業落地的理想試點。但他們也很快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到底,年輕創業者在台灣經營跨境微型事業時,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又該怎麼走得穩、走得久?以下整理出五大常見痛點,並搭配實際案例,一起看看怎麼破解它們!
挑戰一:法規不了解,稅務沒概念,一不小心就違法?
很多剛起步的年輕創業者都會說:「我還沒正式開公司啊,只是先試試看市場。」結果卻忽略了,只要開始有「提供服務、收取費用」,就屬於營業行為,依法就要辦理稅籍登記。
舉個例子:
【案例】小婷是一位從香港來台交換的學生,畢業後留在台灣經營甜點宅配生意,透過IG接單,在家烘焙、用Uber送貨。她沒設公司,也沒開發票,結果被國稅局發現漏報營業稅,被補稅+罰款共三萬多。
這類狀況其實非常常見。稅務法規不熟、登記流程搞不懂,導致合法創業變成違法經營,這對剛起步的新創者來說是一大風險。
✅ SMEBro 提供解法:
· 稅籍登記:協助新手理解自己是否為「小規模營業人」,如何用最簡單方式合法登記
· 月報/年報申報服務:不用煩惱什麼時候報稅、怎麼填表
· 電子發票系統建置:連線電商、POS快速上手
挑戰二:來自香港/大陆,在台灣設公司要怎麼合法落地?
跨境創業者最常卡關的就是身份問題與資金申報問題。
🧾【案例】Jason 是來自廣東的創業者,在淘寶有電商品牌,想來台灣設立據點倉儲及客服團隊。但一問之下,發現需要辦理「外資公司設立」、資金進口還要經過「投審會」審查,整個流程複雜又陌生,幾度打退堂鼓。
其實對外資來說,在台灣開公司並不是不能做,但涉及身份、資本、租賃與開戶的環節相對複雜,需要專業協助。
✅ SMEBro 提供解法:
· 外資公司設立輔導(含投審會申請)
· 台灣銀行開戶安排
· 跨境稅務架構諮詢(境外收入、CRS)
· 地址租用、發票開立等後勤建置
我們協助許多來自香港與大陸的創業者,從無到有完成台灣公司設立,順利展開事業。
挑戰三:開公司後沒人做帳?會計、報稅誰來顧?
年輕人創業初期,通常預算有限,常常會忽略聘請專業會計的必要性,結果自己亂記帳、不申報,甚至連該繳什麼稅都不知道。
🧾【案例】阿堯從香港回台成立設計接案公司,第一年沒請會計,報稅時才發現營所稅要報、營業稅要申報、還要補健保費…一頭霧水只好求助。
如果一開始就有完整的會計與稅務制度,很多這類問題是可以預防的。
✅ SMEBro 提供解法:
· 會計記帳+發票歸檔代辦(月方案)
· 年度營所稅結算申報
· 稅務代理人設置(針對境外法人)
· 發票開立/串接電子發票系統
我們的會計團隊專為新創、中小型、跨境公司量身打造會計服務方案,簡單、彈性、好溝通。
挑戰四:開始請人卻搞不懂勞健保、薪資怎麼報?
有些創業者一旦開始擴編,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員工薪資與保險處理。沒按時投保、沒繳勞退,都可能被罰款甚至吃上勞檢。
🧾【案例】阿潔從中國來台開設網路廣告工作室,初期找了兩位設計師兼職,卻沒有辦勞保,結果收到地方勞工局通知,要求補保與說明。
這些事情其實有專業服務可協助完成,創業者不必什麼都自己扛。
✅ SMEBro 提供解法:
· 員工薪資核算(含加班費、請假計算)
· 勞健保加退保申報
· 勞動法令諮詢與投保級距調整
· 勞資雙方爭議諮詢服務
讓你安心拓編團隊,無需擔心行政或法遵問題。
挑戰五:跨境收入、香港帳戶、海外資產要怎麼報稅?
你可能有來自中國的分潤收入、香港帳戶的理財收益、美國股票的股息。這些在台灣都屬於境外所得,若合計超過100萬元,依法要申報最低稅負。
不申報?輕則補稅,重則處罰。
✅ SMEBro 提供解法:
· 境外所得稅務判定與申報
· CRS 與海外金融帳戶申報協助
· 最低稅負制度計算與規劃
· 香港/中國收入整合分析與合規建議
創業不難,守規合稅才長久
在台灣經營跨境微型事業,挑戰其實不少,但只要找到正確的夥伴與制度,創業之路就能走得更穩、更長。
SMEBro 香港創業兄弟作為兩岸創業者的後勤顧問,協助香港與中國的微型創業者在台灣落地經營,從設立到稅務、從開戶到發票,我們都有完整解法。
📍 想了解我們如何幫助你跨出創業第一步?
👉 歡迎私訊或聯絡 :SMEBro:+852 9560 6012,FACEBOOK , Instagram